首页 >  实时讯息 > 

每天都吃氹仔鱼!阳春圭岗镇103岁奶奶四代同堂的幸福“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2:51:00    

初夏时节

记者沿着阳春市圭岗镇南山村的

村道一路行驶,穿过连片稻田

在粉墙黛瓦间寻得一处生机盎然的小院

院外,郁郁葱葱的树木

与绚烂的花卉随风飘扬

氹仔鱼在门前水塘泛起涟漪

院内,今年103岁的老人张明

正抱着重孙哼唱童谣

见记者进门

老人利索地放下孩子

虽然牙床已脱落

脸上的笑容却甜得化不开

“后生仔们快来坐,你们有心了

这么多人来看望我。”

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连声说

还不忘招呼家人热情迎接


说起母亲的人生经历,老人的儿子谢贵荣娓娓道来。他告诉记者,自中年丧偶,母亲一个人把8个孩子拉扯大,生活过得异常艰辛。“当时我的小妹还在襁褓中,其他兄弟姐妹也年纪尚小。尽管家境贫苦,但母亲没有任何怨言。”谢贵荣说,因为家里负担重,母亲微薄的工资不足以负担家庭开支,所以她一人做着几份兼职,清晨踩着露水下田,晌午牵着牛绳上山,晚上又赶回家料理家务事、照顾孩子,用她勤劳的双手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阿妈常说‘牙齿脱光了也要笑’。

无论多苦多累,都不能委屈孩子,

这就是母亲最朴实的想法。”

谢贵荣表示,在他的印象中

母亲为人勤劳俭朴

正直善良、心态乐观

那段艰难的岁月

让母亲学会了如何在苦难中保持乐观

更加珍惜生活、关爱家人

这些宝贵的品质成为了她一生的财富


直到子女们陆陆续续独立成家,老人肩上的担子也减轻了。子女不再让她外出务工,老人便主动要求帮助子女操持家庭,一手拉扯大了20余个孙辈。如今老人和儿孙们居住在一起,在四代同堂的院子里,重孙绕着老人的膝头追逐,老人的孙媳妇罗兰则掀开了热气腾腾的砂锅,把锅内的氹仔鱼细细切好。“阿婆喜欢吃鱼,但牙口不好,我们就把鱼肉剁成糜,混着碎菜叶熬粥。”罗兰说,这些食材都是自家种养的,屋前水塘游弋的氹仔鱼、后山散养的走地鸡、菜园当季的时蔬,都是老人的“心头好”。


罗兰表示

老人每天夜里都要把孩子的玩具

收得整整齐齐

这份刻在骨子里的勤劳

让老人至今坚持自己叠被、洗衣服

生活基本能自理


而在外务工的子孙们

也会常回来探望她

给她捎上最爱吃的薄荷糖

偶尔,她的子孙们

还会带她去阳江市区、

阳西新墟、深圳等地游玩

老人的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以前外出只能靠两条腿,现在道路宽敞了,子女们对我也关怀备至,坐上小汽车哪儿都能到达,我这把老骨头还想去港珠澳大桥看看哩!”老人感慨道。老人的儿媳妇刘娣表示,虽然老人现在的腿脚不便,但她的老闺蜜们还时常会来家中陪她聊天,邻居们也喜欢和她相处,大事小事都会找她唠一唠。闲暇时,老人还会在家中看电视,她是珠江频道的忠实“粉丝”,不过每天晚上8点她都会准时入睡。



临别时,记者请求给老人一家拍一幅全家福。按下快门时,老人突然整了整衣领,说:“要照得精神些,我想发送给外地的子孙们看呢。”老人身上干净利落、生活自律、心胸豁达等良好品质,或许就是她的长寿“秘笈”。




南山村党总支书记陈达表示,近年来,南山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已有11个自然村完成“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涝、道路硬底化、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给老年人带来了良好的居住环境。目前,该村80岁至89岁老人87名,90岁以上老人6名,村中会定期对60岁以上老人开展义诊活动,进行量血压、心电图、b超等健康检查项目,努力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来源:阳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