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大学举办专题会议,探索信息服务与产学研融合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9:0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4月24日上午,深圳大学举办“成果转化驱动下的信息服务与产学研融合创新”专题会议。会上发布了《深圳大学专利信息分析报告2025》,国内高校首创的专利查收引智能化工具“深圳大学专利查收引平台” 上线。

本次会议由深圳大学图书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知识产权学院联合主办,深圳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承办,吸引了50多人参会,共同探索知识产权服务新范式与产学研协同发展新路径。

会议开幕环节,深圳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振宁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处长张学斌分别致辞。胡振宁表示,此次会议旨在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他指出,深圳大学图书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及知识产权学院三方联动,通过资源共建与数据共享,构建起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加速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突破。

张学斌高度肯定了深圳大学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中的示范作用。他提到,深圳大学联合华为、腾讯共建知识产权学院,培育了大批复合型人才,还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积极探索系统化、可推广的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经验,以及符合特区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展望未来,张学斌期待深圳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实验室能诞生更多 “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深圳企业的生产线上能涌现更多“从1到100” 的产业化跨越,为深圳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发布了《深圳大学专利信息分析报告2025》,该报告旨在呈现深圳大学专利发展的全景数据图谱,为学科建设、专利管理和成果转化等提供客观数据支撑服务,以期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信息桥梁,并长期跟踪和揭示专利成果产出及转化应用情况,持续服务学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同步亮相的 “深圳大学专利查收引平台” 作为国内高校首创的专利查收引智能化工具,支持专利收录与引用证明及专利价值度分析报告的一键生成,极大简化了科研人员的填报流程,为成果报奖和鉴定、项目申报和结项等提供权威可靠的信息服务。

深圳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强介绍了学校新发布的《深圳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修订)》。他指出,深圳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改革部署,在新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办法中,推进单列管理,修订转化办法,营造创新氛围;深化赋权改革,赋予长期使用权,降低转化门槛;加强合规建设,开展备案登记,解决合规难题;创新转化模式,约定未来收益,减少前期风险。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清晰的实践路径。

此后,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刘建翠老师围绕“商业秘密保护”作主题报告,从法律框架、构成要件及实践案例等多维度深入剖析了商业秘密保护机制。

深圳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兼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余陨金教授以“信息共享、融合发展—以深圳大学专利分析与服务为例”为题作主题报告,分享了图书馆服务学校重点学科发展、产业转化以及重点实验室等方面的专利信息服务典型案例。此外,还对新发布的《深圳大学专利信息分析报告 2025》和新上线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

会议最后,胡振宁在总结中强调,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和知识服务枢纽,始终坚守在服务师生和科研人员的前沿,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更优质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他期待各位参会老师和科研人员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更好地把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政策,熟悉运用多种知识产权手段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有效利用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业务,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由深圳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