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卉 通讯员 董倩

网友供图
近日,有网友拍到工人坐在“大脸盆”里采莼菜的场景,觉得很稀奇。
“莼鲈之思”这个成语瞬间蹦出来了。
1956年评定的杭州36道名菜中冠有西湖头衔的,不只西湖醋鱼,还有一道西湖莼菜汤。
今年的莼菜长势如何?
潮新闻记者找到了目前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莼菜种植基地——杭州建德航头镇乌龙村。

别阳军 摄
“我们是4月1日开采的,往年3月25日就可以了,因为气温低,晚了一星期。”千龙莼菜基地负责人陆社福说。
△视频拍摄:记者 姚颖康 王建龙 吕之遥
莼菜好吃不好采,其表面胶质非常滑,一般人很难捉住。采摘工或坐在“大脸盆”(菱角桶)里,或趴在船上,双手划水,交替采摘。“采水面下二三十厘米处的莼菜卷叶和芽头。”
最熟练的工人,天刚亮就下水,辛劳七八个小时,日采摘量15公斤左右。

周博 摄
采摘期从现在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10月。
乌龙村的莼菜主要提供给杭州、上海、苏州的饭店,比较知名的有楼外楼、西子国宾馆以及苏州东山宾馆。
“零售价25元一斤,指的是卷卷的叶子,芽头45元一斤,统货30元一斤。运输的时候用泡沫箱,加冰袋加纸箱,走顺丰。”陆社福说,因为金贵,整个链条都很小心。
接下来,准备和盒马、叮咚买菜等渠道挂钩,争取让这口鲜端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乌龙村的100多亩莼菜基地,是西湖莼菜的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之一。
陆社福是杭州本地人,大约十年前考察了省内外许多地方,最终选中这里。“邻近白岭坑水库,水质好。莼菜种植对水质有要求,温度要低,弱酸性。这样胶质就高。”

别阳军 摄
2016年,他包下104亩莼菜基地,每年可采摘200吨新鲜莼菜。
9年下来,摸索出了种养结合的模式,在莼菜塘里养了三种鱼—— 青鱼、草鱼和鲫鱼。“鱼养得好,不用打药。这样养出来的鱼也很好吃。”
今年,陆社福委托省内一家生物厂家开发莼菜饮品。下半年,计划要把自己基地的莼菜出口销往日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