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吹拂,申城的大街小巷早已被绚丽的鲜花装点得缤纷多彩。记者获悉,2025上海国际花展将于4月18日正式启幕,一直持续到5月11日,整整24天让爱花的朋友们逛个尽兴。今年花展有个特别的变化——这是17年以来首次不设单一主题花,让各色花卉自由绽放,真正诠释“万紫千红才是春”的诗意美景。
据悉,本届花展以"花开新天地"为主题,精心打造了黄浦新天地和上海植物园两大主会场,同时在徐汇、浦东、奉贤、临港和滨江森林公园设立五个分会场。此外,全市还布置了15个城市主题节点,为游客带来一场肆意芬芳的花卉嘉年华。
好逛、好拍、好玩,鲜花打卡点一起来啦
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朱心军告诉记者,本次花展采用“城园融合,全城花展”的新模式,各大会场为游客们精心准备了许多值得期待的花卉打卡点。黄浦主会场创新推出“橱窗花艺”项目,与新天地商户合作呈现十余处花团锦簇的景观节点,小红书设计周团队也参与了花园景点的艺术设计;浦东新区“卉聚前滩里”展区规划了1.5公里滨江花卉骑行道,融合餐饮、市集等休闲元素,实现赏花与城市生活的完美结合;临港新片区巧妙运用树状月季、藤本及灌木植物造景,与基本建成的滴水湖地标“中银双子塔”相映成趣,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创新也是本届花展的一大看点。作为特色分会场之一,浦东新区打造的“巷里花街”中,游客可以邂逅“活”的名画,“漫步其中,仿佛置身艺术画廊,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莫奈画中的睡莲与鸢尾花,都在现实中绽放。”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郑焕菁介绍道。主会场黄浦区则推出“翠魄丹沁”海派盆景特展,集中呈现20件海派非遗盆景精品,展现传统园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此外,上海植物园还将同期举办"柔之胜刚——法国艺术家笨笃(魏明德)绘画展",展出百余幅绘画作品,为花展增添多元艺术气息。
今年是上海花展从“行业花展”转型为“城市花展”的第二年,奉贤分会场在上海之鱼公园打造了“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的“公园城市样板间”,奉贤区绿化管理所副所长陈庆告诉记者:“我们选用多年生的绣球、月季等植物打造花展景观,致力于呈现一场永不落幕的花事盛宴。”徐汇区分会场同样亮点纷呈,除了东湖绿地、上海交响乐团绿地、上海音乐学院绿地等多年培育的景观空间之外,花展还延伸至全区17个市民中心,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亲身参与到花展之中,感受“花漾生活”的美好。
本届花展特别推出的吉祥物“花宝宝”以白玉兰为原型,化身为一位充满灵性的城市花精灵。设计师通过拟人化创作,赋予其活泼可爱的形象——圆润的花瓣脸庞绽放着灿烂笑容,灵动的身姿透露出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作为花展理念的形象大使,“花宝宝”不仅传递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更象征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首发、首展、首秀,花花也有硬核科技
今年花展也是一场“科技花卉”盛会。今年花展开幕式上,将有9个国内外花卉新品种进行首发,包括可将应用区域拓展50%的杜鹃花“胭脂”、养护成本降低30%的鸢尾“甜蜜”系列、生长快速的赏食兼用百合 “橙色阳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发布的新品种中本土自主研发占比达22%,相比2017年的不足5%实现了质的飞跃。”上海植物园副园长吴鸿告诉记者。
作为本届花展的“行业主会场”,上海植物园将呈现2500余种新优特色植物的视觉盛宴。值此国家植物园挂牌之际,园方特别策划“生生不息”珍奇植物展,携手7家中外知名植物园及11家国际花卉育种领军企业,共同打造一场跨越国界的植物盛会。“珍奇植物板块将带来150种珍稀植物与270种新优花卉,生动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吴鸿说道。
本届花展还将特别凸显长三角“花开一家亲”的联动特色。上海绿化管理指导站还将在花展期间组织召开“长三角花卉新优品种推介会”,云集13家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110个最新园艺品种。滨江森林公园分会场则变身“杜鹃大观园”,将集中展示长三角企业培育的特色杜鹃品种,包括安酷杜鹃系列、西洋鹃品种、皋月杜鹃品种、锦绣造型杜鹃品种等。
记者了解到,本届花展期间,组委会还与《中国园林》杂志社共同举办了“未来花园设计师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份、111所高等院校的595支团队踊跃参与。经过专业评审,最终评选出金奖2项、银奖3项及佳作奖5项。同期,奉贤分会场举办的"大学生花园节"也广受关注,为园林园艺专业师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交流平台。
原标题:《上海国际花展周五开幕,首次取消主题花,用“百花齐放”代替“一枝独秀”》
栏目主编:徐晶卉
来源:作者:文汇报 史博臻 通讯员 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