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30日讯(本报记者 陈欢欢 通讯员 谢赟星)当朱紫坊的黛瓦白墙邂逅AI浪潮,一场关于社会治理与数字革新的思想碰撞在八闽文脉地标精彩上演。4月30日,“有福之州・对话未来”鼓楼论见——“AI促发展 智治启变革”智能社会治理主题活动在承载八闽文脉的朱紫坊30号院落举办。活动汇聚了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同聚焦智能社会治理领域,为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擘画蓝图,凸显了智能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彰显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中“鼓楼经验”的示范价值。活动同步启动项目签约、主旨演讲、成果发布等系列环节。

七大引擎:解码城市治理的智能基因
活动现场,集中签约七大科技项目,锚定“数字海丝”建设新坐标。项目聚焦了海洋经济、数字基建与文脉传承,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智慧海洋与数字物联实验室整合AI与机器人技术,打造产学研协同的海洋高端装备体系;北斗+5G数字海洋项目突破离岸50公里通信瓶颈,搭建海上智能监管与应急平台。城市智能算力基座构建“算力水电厂”,RISC-V国产芯片实验室加速“中国芯”全链路突破。文化科技领域,思鲲2.0AI引擎驱动城市传奇AIGC平台,实现文创量子跃迁;文旅数据联盟联合智慧城市全域数据平台,以“算法驱动+数据确权”激活闽都文脉的数字基因,推动文旅产业在元宇宙中焕新。

七大项目形成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的完整创新链,彰显福建作为“海丝”核心区的战略优势。当千年海丝文明邂逅数字浪潮,这场传统与未来的跨时空对话,正书写着数字中国建设的福建篇章。
主旨演讲:理论与技术双轮驱动智能社会治理
主旨演讲环节,诸位专家学者妙语连珠,带来一场知识饕餮盛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汝鹏教授在“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标准化:时代命题与实践探索”主旨演讲中,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系统构建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标准化建设框架,为智能社会治理标准化建设指明清晰方向。

联通数据智能公司大模型科学家、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部总经理史树明带来了“深入‘人工智能+’实践,赋能城市治理数智化转型”的精彩演讲。通过精准研判人工智能作为产业发展最大变量的近期趋势,提出持续攻坚关键技术,构建涵盖大模型、智能体、AI安全的完整人工智能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力的实践路径。
超前发布:创新方案锚定智能社会治理新坐标
发布环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发布了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鼓楼)坐标。以“1・2・6・4”主路线,从社会端与治理端解析中国式智能社会内涵。基地建设涵盖技术、应用、研究主体三大板块,已成功孕育出“鼓楼智脑”、“产学研训”展厅、AI人才驿站等系列成果。未来,还将启动全域实验计划,持续深化场景建设,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智能治理标杆。

浪潮科技副总经理储佳祥正式推出了基层治理安全风险“归零”大模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基层安全防控从“经验治理”到“智能预演”跃迁。该模型基于国产大模型DeepSeek研发,首次实现政府、企业、公众三端协同的“动态清零”机制,标志着基层治理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新阶段。
这场跨越时空的智慧碰撞,不仅彰显了鼓楼区作为数字中国实践高地的创新活力,更通过“古厝 + 数字”的场景化呈现,为全国智能社会治理贡献了可借鉴的“鼓楼样本”。未来,鼓楼区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深化数字治理创新实践,携手各方共同谱写智能社会治理新篇章,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鼓楼智慧” 与 “鼓楼方案”。
来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