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在这项重大航天工程的背后,位于西青区中北镇的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金属3D打印技术,为火箭核心动力系统提供了关键支撑——其制造的YF-75DA发动机零部件以超精密成形工艺,助力国产航天发动机制造发展。

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为全球提供先进3d打印设备、辅助设备及相关服务的高科技企业,拥有一整套的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的项目研制工作中,企业的技术团队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充分分析了零件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为YF-75DA发动机打印了多种至关重要的零部件。


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凯:“我们主要是参与长八甲火箭项目发动机部件的研制还有后期制造的过程,这里面主要采用了我们金属增材制造的工艺,涉及到内流道、内孔、内腔包括一些复杂结构的优化,金属增材相比较传统工艺更有优势的是可以大大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

走进镭明激光的生产车间,一台台先进的金属3D打印设备正在高效有序地运转着。其中,LIM-X400和LIM-X650这两款设备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正是为长征八号甲火箭YF-75DA发动机打印关键零部件的设备。



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凯:“我们镭明生产的LIM-X400和LIM-X650,这两个产品,它打印的是发动机内部的一些轻量化结构的设计零件。这两个型号的设备主要的用途是在金属增材这块,当初研制机器的目标也是围绕着航空航天的一些中大型的零件所研制的,这里面包括长八甲火箭的零件,也包括其他的在航空航天上的研制。”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以其高精度和复杂结构制造能力,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属3D打印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的限制,实现了小批量、多品种、一体化、轻量化制造,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镭明激光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已经推出了20多个系列的金属3D打印设备,成形幅面从150mm到1500mm不等,净成形高度更是突破了2500mm。



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凯:“当前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耐高温零部件及承力结构零件,其强度和耐高温耐热要求远超传统非金属材料所能及。我们目前研制的设备型号非常丰富,从最早的150mm幅面设备,到400mm、800mm到1500mm等不同尺寸的设备,我们都有涉猎。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出更大尺寸的设备,如2000mm幅面的设备。另外,除了这些设备以外,我们还有激光同轴送粉/送丝、电弧焊增材等金属3D打印设备,这些类型都属于定制化产品,这些设备旨在替代传统的大型结构件锻件和铸件,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制造零件。”


随着金属3D打印被列为国家“工业母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镭明激光已形成覆盖设计优化、材料开发、装备研制、工艺验证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其设备累计服务超百家航空航天企业,推动我国航天零部件制造从“减法”向“加法”的革命性转变,为航空航天重大工程不断提供全新的制造解决方案。在下集报道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镭明激光的“飞行打印”技术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