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城市的喧嚣渐渐褪去,整个世界仿佛都进入了梦乡。可在一间间亮着微光的卧室里,却有不少人还沉浸在手机的世界中。“还没到 11 点,再刷会儿手机”,“还没到 12 点,再看一会儿也没事儿”,“哎呀,都凌晨 1:45 分了…… 再看五分钟就睡”。你是不是也常常这样,每天晚上抱着手机,怎么都舍不得放下,到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入睡,甚至顺手就把手机放在了床头?可你知道吗,这些看似平常的习惯,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你的健康。

为啥睡觉时手机不能放床头?因为辐射?
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手机就像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几乎 24 小时都不离身。晚上睡觉前,很多人都习惯把手机放在床头充电,方便第二天一早使用。但长辈们总是在一旁唠叨,说手机放床头不好,辐射大,还可能致癌。这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去年,《国际环境》期刊发表了一项超百万人次的大数据调查研究。研究人员统计了自 1994 年到 2022 年间人们使用手机设备的情况,以及与脑癌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管是那些手机不离手的人,还是几乎从不用手机的人,都没有发现手机使用和癌症之间存在任何关联。就算在近几十年手机使用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临床脑癌的患病率也没有跟着提高。所以,单纯从辐射致癌这方面来说,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不过,比起手机辐射,把手机放在床头一直充电,或者喜欢边充电边玩手机的习惯,可要危险得多。之前,天津有位女子,晚上睡觉的时候顺手把手机放在床头充电。谁能想到,凌晨时分,手机突然爆炸。好在她反应迅速,及时关闭了电源,才没有引发更严重的火灾。还有沈阳的一位女子,边充电边玩手机,结果设备漏电,她不慎被电击,身体急速抽搐,随后失去了意识。专家提醒,平时给手机充电,要尽量避免在气温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下进行。因为高温可能会让手机温度过高,引发爆炸;而低温充电则可能触发电池保护机制,使充电速度变慢。另外,手机充电时,一定要避免靠近枕头等易燃物品。一旦手机充电时发生短路,就可能引发自燃,让火势越来越大。

长期睡前玩手机,这 5 个痛苦或会落身上
根据《2020 全民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统计的我国居民睡眠数据,61% 的人都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也使得大家的睡眠时间整体延迟了 2~3 小时。长期熬夜玩手机,看似没什么大不了,可实际上,它正像一颗隐藏的 “定时炸弹”,在默默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下面这 5 个健康问题,就是长期睡前玩手机最常见的 “后遗症”。
耳石症眩晕
想象一下,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玩手机,突然想翻个身换个姿势,结果刚一动,就感觉天旋地转,脑袋晕乎乎的,还伴随着恶心,整个人都站不稳。这很可能就是耳石症找上门了。耳石症主要是因为身体重力方向的头位发生变化,导致耳石脱落、退化或碎裂,进而引起前庭系统紊乱。患者会出现暂时性的眩晕、恶心、头重脚轻、难以保持平衡,甚至还会出现幻视或眼球震颤的症状。有研究发现,长期躺着玩手机的人,在突然翻身或换姿势的时候,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且耳石症一旦确诊,还特别容易频繁复发,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出现眼部疾病
还有些人,喜欢在晚上关灯之后,继续在黑暗中盯着手机屏幕。你知道吗,长时间在这样的黑暗环境下看电子屏幕,眼睛很容易出现干涩、疼痛等不适感。要是一直这样下去,视力会变得模糊,甚至可能诱发青光眼、白内障、急性内斜视等眼部疾病。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贪玩手机,而让这扇窗户变得模糊不清。
导致颈椎疾病
你玩手机的时候,是不是常常保持一个姿势,一玩就是好久?要知道,这样对颈椎的伤害可不小。玩手机时,颈椎长时间处于不自然的弯曲状态,很容易引起颈椎反弓,给颈椎带来巨大的负担。结果就是,白天的时候,你会感觉颈椎特别不舒服,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就好像给颈椎压上了一块大石头,时间久了,颈椎怎么能受得了呢?
造成睡眠问题
经常睡前玩手机,还容易出现 “睡眠拖延” 的情况。研究发现,越是接近睡眠时间玩手机,那些高度拖延的人群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就越多,熬夜也就成了家常便饭。这样一来,作息规律被彻底打乱,睡眠质量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而且,睡前经常看手机的人,比起看书的人,褪黑素的分泌量会减少一半。褪黑素可是帮助我们入睡的 “小帮手”,它分泌少了,入睡就变得困难,晚上睡不着,白天又睡不醒,长期下去,只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影响肝脏健康
大家都知道,夜间是肝脏排毒的重要时刻。可要是睡前玩手机,就容易推迟睡眠时间,肝脏排毒的效率也会受到影响。长期这样,身体里的毒素无法完全排出,不断在体内累积,不仅会影响肝功能,还会对全身健康造成影响。肝脏就像身体里的 “清洁小卫士”,我们可不能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阻碍了它工作呀。
既然睡前玩手机有这么多危害,那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该怎么办呢?其实,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尽量减少睡前玩手机的危害。睡前玩手机,最好保持室内开灯,避免在黑暗环境下看手机;玩手机的时候,尽量不要侧躺,不然容易影响左右视力不均衡;手机屏幕可以开启夜间模式,减少屏幕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手机屏幕最好放在平视以下的位置,避免近距离直视屏幕,对视力造成伤害。
深夜别做 4 件事,或增加脑梗风险
其实,除了睡前不宜看手机,还有一些行为,在深夜的时候最好也少做,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这些行为可能会增加脑梗的风险。

熬夜
熬夜对身体的危害可不小。它会打乱内分泌的正常运作,长期熬夜,血糖会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且,熬夜还可能影响缩血管激素的分泌,使其出现异常,从而增加高血压的风险。长此以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大大增加。特别是中老年人,身体机能本来就有所下降,熬夜更容易让脑梗找上门。
生气
人在生气、情绪激动的时候,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急剧上升,血管壁也会受到损伤。这样一来,心脑血管的负担就会加重。如果经常这样,时间久了,就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大家在深夜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别让坏情绪影响了健康。
吃宵夜
有些人喜欢在睡前进食,觉得这样能满足口腹之欲。可你知道吗,睡前进食,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血液会集中在胃肠道,这就增加了血液粘稠度的风险。而且,宵夜的摄入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血栓形成的风险也会增加。另外,宵夜通常热量较高,容易让人发胖。吃饱了就睡觉,还会影响胃肠功能,降低睡眠质量。这些情况综合起来,都会加剧脑梗的发生率。所以,为了健康着想,深夜还是尽量别吃宵夜了。

吸烟喝酒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2021》中的数据显示,吸烟会让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90% 左右。我国还曾发布过一项关于男性饮酒与脑卒中风险的研究,发现大量饮酒的人,比起不喝酒或少量喝酒的人,出现脑卒中的风险要高 22%。所以,烟酒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能戒就尽量戒掉吧。
在生活中,我们的很多不良习惯都和健康风险紧密相连。就像睡前玩手机、深夜做一些危险行为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可能给身体带来大麻烦。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不良习惯,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常态。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