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开放之姿 促机遇共享——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综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9:20:00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瑶

不以山海为远,不以万里为遥。

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67家企业,携4209个消费品牌参展,超百款新品首发首秀,6万余名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

短短6天,海南,再一次奏响经济全球化的精彩合唱。

4月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圆满落幕。本届消博会参展规模创历届新高,新型消费亮点纷呈、供需对接成果突出,国际影响力和全球辨识度再提升。

从开放的窗口中传递出合作的力量,在这里,世界一次次收获与中国相向而行的信心。

4月18日,观众在第五届消博会四号馆内选购商品。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

“老友”弗兰克又来了。

这位来自雪山之国的尼泊尔小伙,自2023年首度参展消博会后,每年都会将家乡的高原羚羊绒制品带来海南。

尼泊尔盛产高山羚羊,且当地人擅长手工编结,但受限于本国的购买能力,精致的羊绒制品销路有限。“参展消博会后,源源不断的订单激活了当地的手工业。”弗兰克说,这让当地150名妇女有了稳定收入。

听说弗兰克的消博故事后,今年,他的好朋友什里也来到了消博会,“参展第一天,我就卖出了4幅尼泊尔唐卡画。”

好产品,碰上好平台,自然孕育出好机会。从雪山之国到世界各地,“消博机遇”口口相传。

不仅加拿大、瑞士、爱尔兰、捷克、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团再次参展,今年的消博会还迎来不少“新面孔”:斯洛伐克、新加坡、巴西、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均首次组织展团参展。

老友带新朋,“消博引力”为何一年更比一年强?

答案,藏在展品变商品的“消博速度”里——

第四届消博会上,泰国天丝集团首次展出国内首款瓶装红牛®能量饮料。如今,这一产品已成为该集团新的增长曲线。“依托消博会平台,天丝集团能够把更多优质产品引入中国市场。”泰国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说。

透过“消博热度”,感受“中国温度”。从这一层面看,客商们既为6天的消博会而来,更为365天的中国大市场而来。

答案,藏在一笔硕果累累的“大单”里——

43.8亿元!本届消博会首日,泰国正大集团与国际药食同源研究院、北京奥睦益健康科技研究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约,项目规模达43.8亿元人民币。

是产品秀场,也是合作会场。从三场线下供需对接活动达成52个签约意向,到首次搭建线上供采对接平台,消博会搭建起“展转销一体化”平台,蕴含着“买全球”“卖全球”的广阔商机。

答案,藏在一场场博采众长的对话里——

从全球消费创新暨免税与旅游零售交流活动发布5份行业趋势报告,到20场时装秀引领潮流风向标,再到聚焦健康消费、低空经济等热点议题展开对话……

一年更比一年丰富的配套活动,将商品和服务、文化和理念深度融合,让与会者得以看见更多消费新趋势、挖掘更多发展新机遇。

展示成果、探讨合作、碰撞思想……可以看到,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办展的消博会,不断拓展展会平台功能,正持续做深做实“消费”主题,将“机遇之门”越开越大。

变革新技术,升级新消费

当熊猫“牵手”羊驼,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消博会期间,澳大利亚羊驼饰品制造商INJOI与四川熊猫世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首发新品,一只由澳洲羊驼毛制成的大熊猫玩偶“圈粉”无数。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类似于这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奔赴,在消博会上不胜枚举。

去年,巴基斯坦展商哈比带来的骆驼皮灯,超八成款式是“巴基斯坦风”。到今年,当这些骆驼皮灯再次出现在消博会展台上时,则多了不少“中国元素”。“中国市场开放包容,我们自然也要拥抱‘中国机遇’。”哈比说。

拥抱“中国机遇”,当然不限于“为中国定制”。

“每一年,我们都会携最前沿、最新颖的科技与产品参展。”在新加坡OSIM傲胜(中国)华东区总经理暨总部管理林晓慧看来,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迭代升级,品牌必须以“新”应变。

新消费时代,“消费进化论”到底该如何写?透过一件件“消博爆款”,可以找到思路——

从投料、翻炒到出锅,炒菜机器人将大厨的手艺转化为精准的数字程序;四足机器狗不仅可以给老人送药,还能全屋自主巡逻+异常监测;在外骨骼机器人帮助下,30公斤重物被轻松托举……

多种机器人“组团炫技”,多款低空飞行器“集中展翅”,消博会上劲吹“科技风”,激活消费新动能。

浙江胡庆余堂推出中药咖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伊利联名的乳酸菌饮品、北京稻香村推出点心盲盒、南京泸溪河带来低糖低油健康新品……

老字号与新国货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交融,消博会上劲吹“国潮风”,释放消费新潜力。

一处国际游艇展区,打造“游艇+”多元海上消费场景;一个“乐城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智慧医疗;一场时装秀,打造“即秀即购即提”新体验……

变“卖产品”为“卖服务”,变“卖服务”为提供“全链条服务解决方案”,消博会上劲吹“服务风”,塑造消费新体验。

从展示到应用,从商品到服务,轮番登场的“消博爆款”,通过变革新技术、创造新需求、催生新场景,激活消费升级新引擎,不断回应着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

“花开”消博会、“落果”自贸港

不局限于一城一域,没有天花板、没有围栏,本届消博会继续全岛办展,不仅将展区“搬”到了码头、免税城,更通过时装秀、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等系列活动,实现岛内“全面开花”。

当人们将视线从会场内转向会场外,会发现一个个“花开”消博会、“落果”自贸港的故事正接连上演——

会场内,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发布“健康+”三件套,亮出创新医疗服务新成果;会场外,借海南“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瑞士青草地牌能量补充胶囊获批在乐城先行区使用,成为中国首款临时进口使用保健食品。

会场内,亿航智能携全球首款集齐“四证”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EH216-S亮相,开启低空经济新时代;会场外,借海南低空经济场景应用优势,亿航智能与海南旅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商业化应用新篇。

显然,消博会的落幕,从来不意味着“句号”。办了五届,每年,这里都在讨论一个词:溢出。

不断外溢的是“留量”。从打造免税、游艇消费分展区,到消博会期间海口、三亚等地举办演唱会、音乐节、免税促销等一系列活动,海南探索出“展会—产业—城市”协同发展路径,让消博会“永不落幕”,撬动消费回流“新引力”。

不断外溢的是“机会”。戴比尔斯亚太地区供应链中心在海南正式启用,泰佩思琦中国旅游零售总部落地海南,来自加拿大的加绿巧品牌在海口建成巧克力加工厂……过去几年,越来越多展商变成投资商,完成从“试水”到“深耕”的战略升级。

正如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所言,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海南自贸港在多领域不断突破,为推动全球贸易合作带来惊喜,“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还将有更多跨国企业共享海南高水平开放新机遇。”

数百家企业“续约”,意向参加第六届消博会。这是4月18日,来自消博会组委会的数据。而在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更是签约265个项目,签约额约2336亿元。

从“续约”到“签约”,是国内外投资者的一次次集体投票。其背后更是一扇越开越大的海南自贸港“机遇之门”。

可以期待的是,来年再相聚,开放的春风还将继续吹拂你我。

(海南日报海口4月18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