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彭祎
清明时节,郊野处处可见市民踏青、采挖春笋的身影。4月4日上午,59岁女子在山林采笋时意外遭遇险情:下坡时借力的竹子突然断裂,尖锐的竹枝直刺左眼致眼球破裂。经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紧急救治,目前钟女士的视力已得到明显恢复。
清明假期,钟女士与家人前往家附近的竹林采挖春笋。返程时她一脚不慎踩空,手上试图抓住一根手腕粗的毛竹借力,不料竹身咔嚓一声断裂,她瞬间失衡前扑,左眼正撞上地面斜插的竹茬。家属见状立即用衣物简单包扎后,便驱车疾驰赶往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
赶到医院急诊科时,已是傍晚6时,此时钟女士的左眼已无法睁开,该院眼底病专科副主任医师赵燕检查发现,钟女士左眼鼻侧球结膜严重撕裂,角巩膜裂伤伴虹膜脱出,前房内积血浑浊,视力仅剩指数。“断竹尖端带有泥土和青苔,极易引发严重感染,必须清创缝合才可能抢救视力。”赵燕介绍。
当晚,该院第一时间启动眼外伤绿色通道,在钟女士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术前准备。一切准备就绪,赵燕立即为钟女士施行清创缝合手术,并向眼内注入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术后第二天,钟女士眼压趋于稳定,伤口逐渐愈合,截至4月10日,钟女士的视力已恢复至0.5。
“若竹茬斜插得再偏一点或送医延迟,失明风险极大。眼球破裂后6小时内是手术修复最佳窗口期,超过24小时眼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赵燕表示,随着角膜水肿消退和瘢痕修复,钟女士的视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但完全恢复仍需数月后续治疗。
赵燕介绍,该院近日接收的眼外伤患者较平时有所增多,致伤原因多为树枝划伤、摔伤及工具误伤。为此,她特地梳理了“三不三要”原则,为广大市民提供实用防护指南:
“三不”避险:
1.不徒手借力植物:春季竹木含水量高,韧性下降,雨后易折断,尤其毛竹断面尖锐如刃;
2.不穿普通鞋进山:普通运动鞋防滑齿不足,建议选择鞋底纹深超过5毫米的专业登山鞋;
3.不盲目处理伤眼:若遇异物刺入,严禁揉眼、自行拔除或不规范冲洗,避免加重眼内组织损伤。
“三要”急救:
1.要包扎固定伤眼:减少受伤眼的转动,若有外露的异物需固定异物避免晃动而加重伤口;
2.要记录致伤物:尽可能留存致伤竹木样本,方便医生判断污染物类型;
3.要抢黄金6小时:眼球破裂后6小时内是手术修复最佳窗口期,超24小时感染率激增。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眼健康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