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海洋文旅” 发力“花园体育”——中新天津生态城发掘文旅新潜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6:26:00    

新华社天津4月1日电 题:创新“海洋文旅” 发力“花园体育”——中新天津生态城发掘文旅新潜力

新华社记者杨文

漫步在渤海湾畔的南堤滨海步道公园,抬头见绿,起步闻香。海风拂过700多米长的星空栈道,极目远眺,远处的永定新河与渤海汇合交融,“海洋百科全书”国家海洋博物馆的穹顶映着云影天光,波浪形建筑轮廓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

这里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2008年开工建设。经过多年努力,曾经三分之一盐碱荒滩、三分之一废弃盐田、三分之一污染水面的荒芜之地,已经成为“一城多园步步景”的生态新城。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海洋文旅资源和城市绿洲,中新天津生态城构建起了“海博文旅圈”,并打造“花园里的体育”场景,激发文旅新潜力。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拍摄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然 摄

周末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古代航海智慧与现代科技交融碰撞。恒温恒湿的展柜中,隋唐时期出土的10多米长独木舟吸引游客驻足;在“海洋天文”展厅,光影之间,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在穹顶星河间流淌,观众如同“潜入”千米深海,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往事。

来参观的“00后”游客杨晓宇说:“独木舟让我们知晓了古代造船工匠的智慧,现代科技球幕影院让我们更直观感受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国家海洋博物馆副馆长刘洁介绍,馆内共有15个展厅和多件展品,全面展示海洋生态和历史,展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与生态文明实践,开馆以来访客逾千万人次。

这是观众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赵子硕 摄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海博印象文创商店”,500多种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热销。开设在馆内的国内首个海洋主题邮局,吸引全国各地的“邮政迷”前来打卡拍照。今年,国家海洋博物馆还将继续引入高品质主题展览,统筹协调周边文旅资源开发,海博酒店、潜水文化中心、球幕沉浸式体验馆也在加快建设。

以国家海洋博物馆为核心建设“海洋文旅会客厅”,中新天津生态城持续挖掘海洋文旅资源,不断扩大“海博文旅圈”。

湿地栈道化身慢跑道、改良后的盐碱地上建起足球场……生态城充分挖掘城市“金边银角”,打造“花园体育”新场景。

晨雾未散,南堤滨海步道公园中一片生机,粉白相间的山桃、金黄灿烂的连翘等吸引市民前来赏景。黑翅长脚鹬从堤外的滩涂中惊起,掠过正在慢跑的市民王凯的防晒帽上方。这名摄影爱好者举起手机迅速捕捉:“前两天还拍到了红嘴鸥,跑步道也是观鸟径。”

在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画面背后,是中新天津生态城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理念,走出的一条资源约束下的绿色发展新路。

“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局副局长付鹏向记者展示了一组对比图:2009年的卫星影像显示大片灰白色盐碱地,2024年的遥感图已变成蓝绿拼图。他们采用“盲管排盐”“淋层隔盐”等技术,通过10多年土壤改良,区域植被覆盖率已超过50%。

这是中新天津生态城东堤公园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然 摄

当前,永定洲体育公园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内投入使用。这一公园位于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蓟运河三条河流交汇入海口。付鹏说,在规划选址时确定“把体育场建在入海口、建在公园里”的思路。

“将运动场‘搬’进自然,既体现出‘体绿融合’的思路,更是‘把城市轻轻放进大自然’理念的延续。”他说。

以40座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园为依托,中新天津生态城不断加大对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建成轮滑公园、篮球公园、泵道公园、甘露溪体育运动营地等主题公园,向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活力之城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