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鹏挖掘
最新消息催化:新能源改革与双碳目标双轮驱动,能源市场迎来深刻变革
电价改革政策落地,新能源交易全面市场化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明确自6月1日起新投产新能源项目电量全部进入市场交易,建立“多退少补”结算机制。政策窗口期效应显著,5月1日前并网项目可享保障性电价,预计引发分布式光伏抢装潮。产业链已提前反应,部分硅片价格较上月上涨近3%,组件市场供需趋紧。
节能降碳目标优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政策端释放两大信号:新能源利用率红线放宽至90%(部分资源优渥地区),全国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提升至4000万千瓦。消纳压力倒逼储能技术升级,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双轨并进,电网调峰能力迎来质变。山东、甘肃等地现货市场甚至出现负电价,倒逼新能源项目提升预测精度。

技术突破加速渗透,降本增效双管齐下
光伏领域:钙钛矿电池实验室效率突破33%,较传统晶硅电池提升5-8个百分点,量产成本有望压至0.5元/瓦。组件薄片化趋势明显,182/210mm大尺寸硅片普及,功率提升15%-20%,系统成本再降0.15元/瓦。
风电领域:10MW+海上风电机组批量投用,单机发电量提升40%;低风速技术通过算法优化,年利用小时数增加200-300小时。
储能与电网: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循环寿命超8000次,系统成本降至1.2元/Wh。钒液流电池项目落地,适配长时储能场景,寿命超20年。EMS系统升级至毫秒级响应,调峰效率提升30%。

交易机制迭代升级,绿电需求催生新生态
电力交易市场化加速推进,工商业用户全面取消目录电价,未入市用户由电网代理购电。高耗能企业电价上浮空间打开,绿电交易占比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绿电交易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
区域市场分化加剧:山西、内蒙古等地仍执行保量保价政策,而山东、甘肃等地已现负电价,倒逼新能源项目提升竞争力。
并购重组浪潮涌起,行业格局深度重塑
证监会“并购六条”放宽审核,央企整合动作频频。五大电力集团未上市资产规模庞大(国家电投未上市装机占比超60%),通过并购重组注入优质资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振。
华电国际等龙头企业通过股权收购,控股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议价能力显著增强。跨区域交易加速推进,电力现货市场打破区域壁垒,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形成。

相关概念股梳理:
电投产融
拟置入国家核电100%股权,剥离金融业务,聚焦核电建设与运营。
龙源电力
拟现金收购国家能源集团8家新能源公司股权,新增装机203.29万千瓦。
华电国际
华电集团煤电联营上市平台,注入8家发电公司股权后,控股装机规模达7442万千瓦。
西昌电力
四川凉山州国资唯一上市公司,或成为国网新源(抽水蓄能储能电源业务)壳资源。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电力重组”巨无霸,中国电力借壳第一目标,随时停牌!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炂纵㞻:浩宇说市,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1、去年中国电力就公布收购公司控股股权,目前公司已经提交资产评估报告备案;
2、目前公司股价仅10元出头,市值也才几十亿,小而美!
3、当前中国电力的资产总值约为3400亿,要是两者并购重组成功的话其潜力可想而知,近期已经有大量资金流入潜伏,随时可能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