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论随笔|李明凤:以科学思维做好创新大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43:00    

▢ 李明凤

如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创新是引领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恩格斯曾指出,蒸汽机等“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我们党高度重视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工作。毛泽东明确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更加突出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支撑作用。纵观人类历史进程,正是因为人类创新思维的突破、颠覆性技术的发明,才有了一次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才有了人类发展水平的巨大进步。因此,新征程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立题,开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格局。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契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质态生产力,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本质属性等方面根本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全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既要前瞻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布局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科研实体,实施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和重大专项,做强做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新平台,也要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孕育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前沿生物、低碳能源等未来产业,加快打造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柱、未来产业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以“知不足而后进”的问题思维破题,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动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创新。世界百年变局下新质生产力对影响创新的体制机制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体制改革,构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架构新体制新模式新机制新矩阵,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原动力、释放发展新动能。还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创新“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地方政府支持”科研组织方式,聚力加强高能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创新平台、开放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工程,打造集聚研发机构、科创企业、科创资本、高端人才的创新生态圈。

以高位统筹的系统思维解题,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活力。新质生产力核心是创新,关键在人。创新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一方面,要深化教育体系改革,优化学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努力造就一批本土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才为先,学习借鉴北、上、广、深等地做法,创新“用足政策引人才、创新举措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优化环境留人才”体制机制,全力营造最优人才“小气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作者系河南省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