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飞鸿论局 | “乡村CEO”破局农村“收租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0:55:00    

当“土地红利”逐渐见顶,珠三角乡村如何跨越“收租经济”的天花板?佛山正通过选派乡村职业经理人(简称“乡村CEO”),以制度革新破解农村人才短缺、集体资产经营单一的困局,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闯出新路。

远眺三水区西南街道青岐村,桑基鱼塘连片,三江汇流处满眼皆绿。/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作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佛山的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超千亿元,但约80%的村居依赖土地物业租赁撑起集体经济的“大半边天”。农村缺乏先进经营理念和专业人才,产业层次低、闲置资产多、集体经济收入方式单一化,农村增收放缓等问题日益凸显。

乡村全面振兴,人才亟待进农村。佛山探索建立“国企派驻+市场招聘”机制,从企业选派人才担任乡村职业经理人,让懂市场、懂经济的专业人才专门抓农村集体经济。全市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掀起实施“佛山乡村CEO兴百村”行动,并聘请首批乡村“金融主任”“宣传主任”,继续壮大乡村人才矩阵。

乡村职业经理人向记者展示吉田村农产品。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锦成摄

农村年轻人外流、专业管理思维滞后,村集体经济长期以来陷入“重资产、轻运营”的发展泥潭。农村租金再高,也难掩发展焦虑。集体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人才“空心化”。佛山探索“乡村CEO”的新路子,让职业经理人成为乡村发展的“合伙人”,是对中央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的创新实践,更是珠三角乡村从“收租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的突围之战。

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率先探路引进“乡村CEO”朱莉担任文旅公司副总经理,培育发展“旅游+”系列新业态。/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

这场城市人才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奔赴”,取决于制度设计的深度。佛山以三项创新破局:其一,权力责任明晰化,明确职业经理人“不参与村务、专注市场化运营”的定位,避免与村“两委”权责交叉;其二,激励机制市场化,职业经理人薪酬与效益挂钩;其三,推动国企与乡村结对,搭建城乡要素流动的桥梁。这些探索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干得好”的舞台,也将市场化手段植入集体经济肌理,搅动了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目前佛山“乡村CEO”们好似一个个“破局者”,在农村悄然引发了一场市场化的认知革命,他们改变的不仅是村民的“口袋”,更是“脑袋”。他们带领村干部从“包租公”转型“经营者”,用“经营革命”取代“收租思维”。“乡村CEO”在乡村实施的产业项目涉及农文旅、农产品生产销售、居间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建立起具有乡土味、合作性、股份制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铺开了农村集体经济迈向多元经营的新故事。去年助力全市所有村集体收入均突破100万元,亿元村由77个增加到87个。

“亿元村(居)”桂城街道平东社区。

乡村全面振兴的本质是“人的振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鼓励和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乡村”。佛山通过制度创新,探索乡村职业经理人系列实践,点燃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不仅为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动能,更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破局之钥”。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黄碧云、何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