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医疗卫生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获取医疗常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人们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同时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要面对儿童这个特殊人群的儿科护士。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儿科护士是服务于他们的特殊护理人员, 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此次通过个体内压力、个体外压力及人际间压力这三个方面分析出儿科护士群体工作压力来源,并探讨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和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改善儿科病房工作环境、实行人性化管理 ,满足生理基础需要、加强护士心理教育、 积极面对压力,学会自我减压、应适当提高福利待遇,增加护士编制等方面缓解压力的对策。
【关键词】儿科护士;压力源;对策
对于压力拉扎勒斯对其的定义:压力是由于内外需求与机体应对资源的不匹配破坏了个体的内稳态所致[1]。就是人一直处于某一种环境中时,这种环境带来的刺激远远超出人的自身应对能力时,就会产生超出自身所不能承受的压力。儿科就是这样一种环境。
首先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外界抵抗力差、与外界沟通能力差,其发病的特点也是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表象重,导致责任护士基础护理工作繁重,除了每天都要迎送大量新老患儿外,还时常面临突发状况。儿科护士每天上班都精神高度紧张,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对护士来说俨然会成为一种危险职业行为,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对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本文通过对儿科护士不同的压力源的分析,解剖出不同的应对策略,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1.压力源来源分析
1.1个体内压力
1.1.1 儿科护理专业性的压力
儿科护士专业性强,护理操作难度大。儿科护理特点就是静脉给药多,静脉穿刺难度大,尤其遇到紧急抢救、肥胖患儿、新生早产患儿更是增加穿刺难度,对护士心理素质是一种严酷的考验,也对自身专业素质的考验,这就大大增加护士工作压力。
另一方面儿科用药也是对其专业知识的考验。对于医生下的用药医嘱,主班护士要运用以往经验及所学的知识做出又快又准的判断,再将医嘱转抄移交治疗班,治疗班护士要严格遵循护理查对制度即三查七对制度,配置好液体交给责任护士,同样责任护士也不能松懈,期间不能出差错同时要做好患儿家属沟通工作才能用药。整个过程中都要处处留心,高度紧张。对新入职儿科护士来说就更是一种挑战。每天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护士会感到身心疲惫。
1.1.2 科里频繁的业务学习的压力
根据社会调查数据表明, 各种专业的知识更新和科室里频繁的业务学习,也成为儿科护士压力的来源之一[2]。随着护理医学的发展,各种理论知识更新换代,作为一个大综合性的护理团队来说,就要频繁的新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大多安排在工作之余,高强度劳动一天的白班护士不能下班,夜班护士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护理标准,面对更高的护理要求,儿科护士就不得不不断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目前的护理临床的需求,这就给本就繁忙的儿科护士带来了附加的挑战。
1.2个体外压
1.2.1 科室环境的压力
有文献调查得出,儿科工作环境刺激产生的压力也是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之一[3]。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其科室的环境封闭,空气不对流,气味难闻、噪声大、人员拥堵等对在这种工作环境中上班的护理人员造成了巨大压力。
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时,尤其是患儿静脉穿刺时,穿刺室外排着长长的队,本就不大的穿刺室里充满了孩子的哭声,夹杂着家长的说话声,此消彼长,穿刺护士在这种环境中还要保持冷静及高水准的技术操作,对于新入职的护士来说看到这种情景心理就会胆怯,何况还要顶着心理压力给患儿穿刺呢。病房里患儿的不舒服表达也是大声哭闹,过多的患儿陪护活动说话的声响,整个儿科病区如闹市一般,护士长期处于这种嘈杂环境之中, 导致护士身心疲惫脾气烦躁,影响其身心健康。
1.2.2 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的压力。
儿科护士工作强度高、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导致其离职率居高不下[4]。目前儿科护士资源较为紧张是医院的普遍现象。面对现状尽管每年大医院招进许多护士,仍满足不了临床一线的需求。
此外,同样作为护理工作人员,儿科护士的工作要比其他科室的护士的工作量大,并且工作环境差,心理压力大。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几代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只要孩子不舒服,无论得的病的大小,无论病情的轻重,家长都一股脑的奔向医院,这无疑增加了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同时儿科护士每天的工作的对象除了要护理好患儿,还要做好患儿家长解释安抚工作,这样护士的护理工作就增加了好多倍。
1.2.3 生物钟紊乱,夜班的压力
儿科护士存在夜班工作压力[5]。目前我院儿科轮值夜班大多是年资较年轻的儿科护士,年轻护士本身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及心理压力的作祟,导致夜班护士会出现失眠,抑郁,内分泌紊乱等情况,当夜班护士又遇上夜间急诊,突发等情况,给年轻的夜班护士带来心理压力之外的较为繁重的工作量,长此以往夜班护士,抵抗力下降,情绪低落,甚者出现抑郁的精神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工作。
1.2.4 节假日时间工作量大
节假日时对儿科来说确却是繁忙的时候。许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孩子生病会在学校或在药店买些口服药得过且过拖着,拖到家长休息时,才认真仔细的询问或发现孩子严重性,才着急忙慌就诊;有些孩子怕延误学业,就在小病拖大病,到放节假日才来就诊;还有的孩子是节假日期间胡吃海喝,在学校养成规律饮食被打破,致使身体免疫力低下,导致急性肠胃病的发生紧急就诊等,造成了节假日人流小高峰的现象。这种小高峰使得儿科护士的工作量是平时的几倍,使护士身心俱疲。
1.2.5 工资待遇低
薪资待遇相对较低也是目前的重要的压力。多数人都普遍认为儿科患者多,效益肯定高,相应的护士收入也高,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对此深有体会。
儿科作为一个大内科,极大多数患儿都是输液治疗,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但对护士来说护士的工作量却比成人科室要大的多、技术操作难度要高的多,反而工资待遇不比其他科室有优势,久而久之护士就会产生消极的想法,付出的劳动与收入不对等,这种消极想法慢慢会影响护士的工作热情,产生倦怠的心理,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给护士造成了心理压力。
1.2.6 院外的压力
虽然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护理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如今社会上仍普遍存在尊医疗,轻护理的现象。
就诊时很多家长在等待医生诊治时,情绪本就焦虑极易被激怒,尤其面对孩子十分痛苦的表情,脾气就更糟了,但面对看病诊治的医生不好发作,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家长常迁怒于护士。
另外随着社会对儿童护理服务的需求和要求日益增高,患儿家长的期望值也是越来越高,对护士的操作技术及质量要求提高。患儿家长都不会认为是自己孩子的病情或者是孩子的血管不好加大穿刺难度,要求护士一针见血,给护士心理增大压力,尤其是新儿科护士。更有患者家长是无理取闹,护子心切又不知所措,医疗常识浅薄又不愿沟通,常常让儿科护士焦头烂额,这也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7 医院安保力度不够
近些年医闹的发生,医护人员本就人心惶惶。孩子又是父母的心头肉,受不得半点委屈。患儿家长对于疾病常识的缺乏和对大夫医嘱的误解,导致情绪激动易于迁怒护理人员,从而发生医闹事件。由于医院安保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导致护理工作者面临暴力医闹,使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1.3人际间压力
1.3.1 来自家长的压力
由于家属对一些正常的护理操作流程产生误解,极易对护士行为产生不够信任,增加护士心理压力,因此来自家长的压力也是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之一。
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看病,往往多位家属陪护,很多患儿家长缺乏医疗常识,对护士操作挑三挑四,不予配合甚至阻挠,使得正常护理工作无法展开,这会加大儿科护士心理压力。同时儿科疾病具有突发性,表象重的特点,一些治疗及操作尤其是静脉穿刺操作都是在多位家长的注视下完成,一旦操作不成功,许多家长认为护士专业素质不行,没有尽职尽责,容易被激怒, 把气都发泄到护士身上,与护士发生冲突,甚至大打出手。
1.3.2 多重角色的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护士工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及功能的不断延伸。
在此要求下儿科护士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护理服务需求。在儿科首先是护理者,满足患者在护理服务中的基本生理需求;其次是管理者角色,儿科病区环境普遍给人的印象是脏、乱、差,这时护士就是管理者,整理好病房床单元的环境;再是教育者,儿科护士应用自己的知识及能力,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对其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恢复等健康方面的知识。
综上所述儿科护士在繁重工作的压力之外,多种角色的扮演也大大增加护士的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2.压力源对策
2.1 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及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针对新护士,除要掌握科室基础专业知识外,还要在工作中 “多听多问”,“多听”是:多听科室高年资护士的知识及经验分享,有利于新护士快速适应科室工作环境。“多问”是:对于工作中不清楚或不明白的问题及家长提问的问题,要主动地向高年资的老师或医生请教解惑,久而久之自己的知识会越来越完善,有利于减少工作中的护理差错,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加家属的信任。
其次对于年资较低的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技术也是一个考验。科室了解到护士的需求,对此科室提出老护士带新护士的模式,让技术好,有经验的护士指导新护士。对一些肥胖、早产、危重等患儿血管的特点总结分享,让新护士穿刺技术快速提升,增加其信心,自信从容面对工作中的穿刺问题。
还有就是加强儿科护士正确的价值观培养[6]。院里及护理部要加强护士的价值观的引导。岗前培训、现场模拟演练等是很好的方法,可以使护士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应对科室工作,遇事临危不乱,沉着面对。
因此想要做好这份工作,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经验积累,才能更高效的完成工作中的挑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及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2.2 改善儿科病房工作环境
由于目前儿科存在的现状,医院在儿科科室环境建设时可以增加一些接近生活的设施,置办儿童喜欢的壁画,增加童趣,减少患儿因环境陌生产生的紧张感及陌生感,使患儿在一种较为舒适及温馨的环境中就诊,同时在其中工作的护理人员也会感到轻松愉快。
2.3 实行人性化管理,满足生理基本需要。
对儿科护士来说,繁重的工作,无规律的作息时间,也会对护士造成心理压力。
作为一个大综合性内科,护理人员众多,人员家庭背景参差不齐,能力水平高低不一,对护士长排班来说,怎样排出让全体护理人员满意的班次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求护士长做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一方面必须保证护理服务的高质量进行,一方面让护士得到充足的休息。其次护理人员也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科室工作中来,共同出谋划策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科室工作环境。在工作中也可以年资老的护士与年资较浅的护士搭档值班,让年资浅的护士有经验可依,加快其成长的步伐,也有利于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及心理压力。
2.4 加强护士心理教育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工作,每天面临着不同的挑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要求,高强度的工作量,久而久之护士心理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科室领导要随时了解和掌握每个护士的心理变化,及时做出干预,让护士及时作出心态上的调整,改变不良状态。
另一方面在科室开展经验交流学习,让年资高的护士分享调节经验,让新护士借鉴学习,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力,学会从容面对压力,正确应用放松技巧,应采取积极的、正确的心理调节方式来应对工作中的遇到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5 积极面对压力,学会自我减压
作为一名护士,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做好面临各种困境及压力的准备,压力时时刻刻都有,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平时要多注意休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工作之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释放压力,比如与同事相约出去旅行、学习瑜伽修身养性、与同事、亲属和朋友倾诉等都是很好的减压方式。同时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一定要注重科学心理知识的学习,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正确的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让自己始终保持着工作时候的最佳心理状态,全心全意的为病人着想,这样工作起来才轻松愉快,激情饱满,体会工作的乐趣,实现自己的价值。
2.6 应适当提高福利待遇,增加护士编制
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改善其工作量大的状态。此外医院层面可相应增加一些奖励机制,比如说适时发放福利;给优秀护士提供旅游的机会;给员工免费体检的福利等,让儿科护士心理踏踏实实从事护理工作,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投身到护理工作中去。
2.7 加强暴力防范
医闹事件中,患者家属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殴打及威胁人身安全的行为要做好预防措施。首先,医院要加强医院安保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医护工作人员要拿其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职业权利讨回公道。
2.8 学会与患儿及家属有效沟通
沟通的定义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沟通是指人类整个社会沟通过程,不仅包含信息、情感及思想的沟通,同时也包含相互作用个体的全部社会行为,以及采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所进行的沟通。狭义的沟通指以信息符号为媒介,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信息、思想及感情的交流[7]。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面对各种形色的人,面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共同技巧。
在儿科大多数情况下要沟通的对象是患儿家属,面对焦急的患儿家属一定要有耐心,认真听其倾诉,等患儿病情控制好转后,一定要让患儿家属了解病情的轻重与利害,对自家孩子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及认识。当然作为医务人员,一定要全心全意的为患者着想,才能事半功倍的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对于患儿本能的惧怕陌生人,尤其害怕医护人员,所以对待患儿更要有耐心,可以多跟患儿肢体接触,因为孩子很容易对其表示友好的人熟络并愿意亲近,这样对有利于护士的治疗配合。
对护士来说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家属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于患儿于家长来说无疑是增加其对医护的信任,在这种氛围下工作的护士心情愉快,也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做好护理优质服务。
结论
压力是把双刃剑,对于工作积极性和身心健康的影响重大。分析压力来源,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把消极的情绪转化成积极的动力,促进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在护理工作中,压力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不能够积极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护士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会大大降低护理工作的质量。儿科护士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是由儿科工作特点决定的,如较高的操作技术水平、大量的工作量、频繁的加班、护理对象的复杂性、患儿家长的不理解等,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就会产生极端的情绪;因此护士积极面对护理工作的压力,及时科学有效的缓解或驱除紧张情绪, 不断的提高专业素质来完善自己;同时提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以诚恳的态度取得患儿家长信任,用熟练的护理技术赢得家长的信赖,以一个合格的专业的护士的饱满热情投身护理工作中,更高更好的实现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以实现自我价值。